|
实施“亲情”工程 拓展帮教渠道 湖南郴州监狱 |
郴州监狱是湖南省最大的重刑犯监狱,常年押犯4300余名,押犯结构呈现为“两多”:一是重、长刑犯多(原判10年以上的近2700名,占63%;其中死缓、无期犯近720名,占17%);二是老病残犯多(接近押犯总数的20%)。监管改造表现为“两难”:即“三自”(自杀、自伤、自残)安全防范难,教育改造质量提高难。今年来,为适应新形势下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客观需要,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我狱审时度势,推陈出新,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改造创新力度,特别是举亲情之力,促罪犯转化,实施“亲情套餐”工程,有效地拓展了亲情帮教的成果,展示了监狱公正、文明执法形象,在罪犯及其亲属中产生了较好的反响,实现了改造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理想格局。
依依亲情,血浓于水。实践表明:亲情帮教是将罪犯教育改造成为新人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为此,今年来我们在罪犯中推出了“亲情套餐”工程,并将之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为罪犯打造一个品味亲情、感受温暖、疏通情绪、激发动力的多元平台,构建了一个促进亲情融合的立体网络。特别是创造性地推出“亲情短信”、“亲情音像”、“亲情网视”、“亲情‘零距离’帮教”和“亲情互勉”等,既拓宽了亲情沟通的新渠道,又凸现了褒贬严明、区别对待的分级处遇政策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激励罪犯改造,更有效地强化了“亲情”与监狱力量共同作用于罪犯转化的合力。
一、搭建“亲情短信”平台,保持亲情沟通的经常性
年初,我狱与《中国法治》杂志社联手建立“特殊群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具体作法如下。
一是广为宣传。我们通过张贴短信宣传画刊,散发宣传资料,组织罪犯学习等方式,大力推介“亲情短信”,宣传党的监狱政策、普及法律常识、贯彻监狱“三化”精神、促进罪犯思想转化和提升监狱管理水平,提高了管教人员的思想认识,加深了罪犯对使用“亲情短信”的了解,第一次填写短信传送使用申请的就达到了押犯总数的10%。
二是精于管理。监狱成立了“亲情短信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名,每天上午8:00至9:00到各监区对短信稿件进行收集,当即进行信息录入,由专管民警复核确认后予以发送;每天下午4:00至5:00对接到的信息进行打印,并于次日收集信息稿件时,分发各单位,由各单位分发至罪犯本人。在把好发送短信的对象和监区民警审查关的基础上,对罪犯发送短信的条数和次数不予限制,实现了亲情沟通的经济性、便捷性和经常性。
三是渐进发展。“亲情短信”对罪犯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一个认知和接受的过程,尤其是相当一部分罪犯由于受家庭通讯条件的限制,不能接收和发送短信,“亲情短信”一时难以大范围铺开。据统计显示,自4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到6月份共收发短信1100余条,据此,监狱进一步加大了短信的宣传和管理的力度,一方面分别召开“亲情短信”协调和座谈会,及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利用短信免费向罪犯亲属宣传监狱政策。通报罪犯改造表现情况,实现了罪犯与亲属的信息互动。有的罪犯说,“亲情短信”开通以后,仿佛亲人就在自己身边,亲情就象一股清泉源源不断,成了自身改造无穷的动力源泉,还有2名罪犯亲属专门发来短信感谢“亲情短信”的开通。随着罪犯家庭通讯条件的改善和认知程度的提高,“亲情短信”必将发展成为亲情沟通的主要渠道。
二、启动“亲情音像”活动,增强亲情帮教的直观性
一些罪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与亲属相爱不能相知,相知不能相见,只能天各一方,徒有“明月寄相思”的遗憾;有的罪犯不能正确对待亲情的疏淡,致使改造信心弱化,改造情绪低落,甚或“破罐子破摔”,苟且度日。如我狱八监区有一名叫陈益群的罪犯,家有子女兄弟,却常年无人探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虚虚实实,恍恍惚惚中竟然梦见两个小孩被别人打死,便信以为真,寻死觅活,曾两次绝食,一次上吊。这些罪犯长期得不到亲情的温暖和激励,对改造前程心灰意冷,也成了监管安全不稳定因素和隐忧。
为了帮助这部分罪犯重叙亲情,促进他们的改造,我们6月份正式启动了“亲情音像”活动,对一贯表现较好,但因具体困难家中长期无人探视的罪犯,监狱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对象,先对罪犯本人进行现场拍摄,为其亲人捎去他的良好祝愿,然后派警察前往其家中实地采访,制作成音像资料后进行播映,为其带来亲人的殷切期盼,给罪犯一种“身临其境”接触亲情的感觉,让他们足不出户便可一圆故乡之梦,从而调动他们的改造积极性。目前已确定对10名罪犯实施“亲情音像”活动,现已完成了对罪犯本人的“亲情采访”制作,并将择日开启“亲情采访千里行”快车。
三、开通“亲情网视”热线,提高亲情会见的科学性
教育改造手段科学化是监狱工作“三化”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我们紧把时代发展的脉搏,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充分利用英特网快捷的传输功能,让罪犯通过上网实现网视会见,以获得音、像、字兼备的会见效果。年初我们拟定了开通“亲情网视”的计划,4月份制定了《关于罪犯“亲情网视”的暂行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罪犯,由个人提出书面申请,押犯单位主管领导核准,教育科负责审查,包括资格审定、网址确认、时间安排等内容,原则上每名符合条件的罪犯每月使用不超过一次。并拟在教学楼设立“亲情网视中心”,配备一名熟悉电脑业务的专业技术民警负责监控和指导操作,并对接见内容进登记。当前该项目已正式启动,并做好了开通的制度、人员和设施准备,计划下半年投入使用。
四、推行“亲情‘零距离’帮教”,实现亲情交流的直接性
一般的亲情会见在隔着铁窗玻璃的全封闭式接见大厅举行,监狱的森严与沉重难以掩饰,会见的时间和效果受到限制,特别对于一些表现较好、亲情沟通困难或者具有特殊帮教需求的罪犯,似乎多了一些障碍与不便。因此,我们以实际帮教需求为依据,有条件地批准部分罪犯亲属步入高墙,让其在警察的引导下对罪犯的生活、学习、劳作的人文环境和人道化待遇有选择地实地观摩后,再进入监狱特别设立且洋溢着温馨与人文氛围的亲情“零距离”接触、交流与帮教,并签订书面帮教协议书,以此激励和督促罪犯加速改造步伐。同时,我们通过别出心裁的会见安排,让罪犯亲属更多地了解监狱政策,理解和支持监狱工作,关心和帮助罪犯改造,起到了展示监狱良好执法形象和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双重效应。如今年1月份,在教育科主持下,生卫分监区10名罪犯与其20名亲属在亲情帮教室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会见,夫妻间情意绵绵,兄弟间言辞切切,父子间告戒谆谆,室内洋溢着亲情的甜蜜和温馨。一些犯罪和亲属悲喜交加,热泪盈眶。用一名罪犯妻子的话说:非常感谢监狱给予这样一次难得机会,亲眼目睹了监容监貌和警察的管理,亲身感受到了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良苦用心。他们说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监狱的工作,也没有理由不关心和帮助亲人的改造。亲情“零距离”帮教,为犯罪系紧了亲情的纽带,浓化了血肉亲情,也较好地发挥了“亲情”帮教在教育改造罪犯中渗透和亲和作用。
五、建立“亲情互勉”机制,促进亲情激励的互动性
父子、兄弟等亲属同在一狱服刑,可以说也是监内一种特殊现象。据统计,我狱共有43对86人分别具有父子、兄弟、翁婿等亲属关系。他们虽然只有一墙之隔、一步之遥,但是受监狱制度和管理的约束,只能“咫尺天涯,”不能相聚。我们注意发挥这种特殊的“亲情帮教”作用,为互为亲属的罪犯提供一定的相聚时空,搭建一个共同进步的“互勉平台”,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2月5日,在喜庆团圆的元宵佳节,我们把有父子、兄弟关系的服刑人员召集在一起,举行了一次别具一格的“亲情互勉,加速改造”茶话会。平时同狱难聚首,今朝共座叙亲情。有的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有的难以言表,泪落语噎。一位现年73岁名叫李贵华的服刑人员,老泪纵横对服刑儿子殷殷诫勉的场景十分感人。在互敬问候、相互交流之后,双方自愿签订了《亲情互勉,加速改造协议书》,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四互相”,即精神上互相鼓励、学习上互相帮助、行为上互相监督、改造上互相竞赛。由此,监狱建立了“亲情互勉”机制,规定凡一方过生日或逢春节、无宵、中秋等传统佳节可以申请吃团圆饭;定期提供相聚的机会;一年内同时获得减刑奖励的,每人奖5分;在同等条件优先获得呈报减刑的机会。今年元月以来,签订互勉协议的46名罪犯中,已有10人依法获得减刑奖励,5人分别被评为改造积极分子、优秀学员或技术能手,有效地促进了亲情激励的积极共勉和有机互动。
我狱推出的这一系列亲情帮教举措,全面整合了罪犯亲情资源,充分发挥了亲情帮教特殊功能,帮助罪犯化解家庭矛盾和稳定思想情绪,促进并激励罪犯坚定信心,加速改造,实现监内秩序的稳定和安宁。我们坚信,只要不断创新教育改造手段,充分发挥亲情帮教这一特殊的教育功能,必将促进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必将促进警察素质和监狱工作水平的提高,必将取得良好的改造和社会效益。
|
|